你是否常在夜里或吹风后全身起大片风团,痒得钻心,挠出一道道红痕?中医认为:这根本不是单纯的皮肤病,根本原因在于“血虚招风”!
血液亏虚如同大地失水,不仅无法滋养肌肤腠理,更导致护卫体表的“卫气”虚弱不固。此时,外在的风邪(寒、热风等)极易乘虚而入,如同无孔不入的贼风,游走于疏松的皮里膜外,鼓动气血,发为红色或苍白色风团疙瘩。这些风团遇风遇热则剧发,遇冷亦可能加重,且因血虚体质未复,风邪留恋,故常反复缠绵,迁延难愈。
血虚招来风,痒得睡不安稳
年初,门诊来了一位40来岁的曾女士,被荨麻疹反复折磨3年。她浑身起风团,尤其晚上痒得睡不着,挠得都是血印子。平时还总头晕没力气,脸色发白不好看,月经量少颜色也淡。看她的舌头,颜色淡白,舌苔薄;摸脉,感觉又细又弱没力气。此乃典型营血不足,肌肤失养,风邪乘虚内扰之证。
补血是根本,熄风才能止痒
抓住“血虚生风”这个病根,调理的核心就是“补血+熄风”。用的方子以经典组合为主:当归补血养营,生地黄滋阴养血,防风这味药祛风,刺蒺藜和白鲜皮是止痒高手,专门平息身体内部乱窜的风。几味药配合,正应了中医那句老话——“血行风自灭”。
才吃了一周药,曾女士就惊喜地发现:晚上瘙痒减轻,能安稳睡上几小时,新起的风团也少了。接着又吃了两周,头晕没劲的感觉好了不少,脸色红润,风团只在偶尔吹大风时冒几个小的。调理了一个多月,纠缠她三年的风团基本没了,连月经量都多了一些。随访半年,曾女士反馈风团没再犯过,整个人的状态都好了许多。
五药搭配,既治标更治本
这方子妙在“标本同治”:当归、生地直补亏虚的营血,如同给干涸的土地浇透水,让肌肤得到滋养,腠理变得致密,风邪自然难以入侵,这是固本培元的关键。防风、刺蒺藜、白鲜皮则如同精准的“捕风手”,将盘踞在皮表捣乱的风邪驱逐出去,并给邪气打开出路,能快速止痒消风团,这是治标缓急的手段。血足则腠理固,风邪失去依附的根基,标本兼施,顽固的风疙瘩自然消停。
若只靠西药“压痒劲”或乱用寒凉药“清湿热”,忽视血虚的根本,压得住一时,过后必反弹。中医强调“治风先治血,血行风自灭”。只有补足亏虚之血,彻底断了风邪作乱的根,才能真正平息“风动”。
文末提示:文中方剂需专业辨证使用,切勿盲目套用!